新手妈妈在养护新生儿的时候都不免要学习一些护理知识,小家伙的四肢软绵绵、头昂不起来,颈也无力,感觉无从下手。其实,婴儿的头顶柔软的前囟都有一层硬膜保护着,妈妈们只要按照抱新生儿的方法、抱婴儿的正确方法来照料,是不会伤害到小宝宝的。

1 腕抱法
腕抱法是指: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,肘部护着宝宝的头,左手护背和腰部, 右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他的腿部,右手托着他的屁股和腰部。 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。
2 手托法
手托法是指: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、脖子、头,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。 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。
3 伏肩法
伏肩法是指:紧靠在大人的上胸部,让他的头伏在大人的肩上并且用手托着后脑勺。这样大人可以腾出一只手来,如果单独一个人并且需要捡起地上的东西时,这就显得很重要了。但是如果感到还是应该小心的话,就应该托着宝宝的臂部。
4 抱帯法
用抱带法时:要保证宝宝的头、颈有充分的支持、并让宝宝的头、颈有充分的支持,并让抱带能舒适地套着他的身体, 避免从任何一边滑下来 。 5 母子交流式
用这种方式抱宝宝,妈妈和宝宝面对面,最利于亲子间的交流与对话,还可以轻轻地将宝宝在身前荡荡,令宝宝更放松、更开心。
6 不要竖着抱宝宝
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/4。竖抱宝宝时,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。宝宝在1-2个月时,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,颈部肌肉无力,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。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,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。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。
7 不要久抱新生儿
人们对孩子的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,亲不够,爱不够,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抱来抱去。殊不知,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,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。
8 情绪不好时-面向里竖抱 当宝宝情绪不好时,嘈杂的外部环境和视听觉刺激,会让他感到有压力。 专家提醒:在出生的头3个月内,宝宝的脖子还不能竖起,抱时应注意。
9 学说话时-妈妈面对面抱 在和妈妈聊天的过程中,宝宝可以逐渐完成对词汇呈的储备。这也是新生儿情绪抱法的一种。
10 醒着时-面向外竖抱 将宝宝脸朝前方,一手托住他的臀部,另一手轻而稳地护住宝宝胸部,让宝宝的背部紧靠妈妈胸部。 专家提醒:宝宝非常喜欢这种抱法,因为他们可以尽览四周,同时还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有促进。
11 困倦时-躺在妈妈的臂弯里面 为了让宝宝舒适地入睡,妈妈尽量用臂弯给宝宝架设一张小床,让宝宝感到舒适安全。
12 哭闹时-趴在妈妈怀里 当宝宝哭闹时,妈妈可以试着让宝宝趴在怀里。哼唱一首简单的童谣,并和着节奏轻轻摇晃宝宝。
13 学走路时-给宝宝支撑 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,腿部力量还强,因此妈妈最好助宝宝一臂之力,用双手给宝宝有力的支撑。